司空图《二十四诗品》有《委曲》一品: “登彼太行,翠绕羊肠。杳霭流玉,悠悠花香。力之于时,声之于羌。似往已回,如幽匪藏。水理漩洑,鹏风翱翔。道不自器,与之圆方。”此品用莽莽太行山中的盘山曲道,朦胧雾霭中滑出的细泉,无意中传来的幽幽花香,那缠绵徘恻,绕梁三日的歌曲,水的漩涡,高空盘旋的大鹏,来说明“曲”的妙处。“曲”展现的是一种美感,一种美学情趣。
从造型心理学角度看,曲线最富优美感和运动感。它以活泼流畅的特征使视觉愉快,富于变化柔和圆润,流畅舒展,而有弹性。曲线代表一种自然本有的节奏,是一种悬念,一种含蓄,一种形式上的丰富。曲线是柔和温雅的,反映了中国美学重视和谐的精神。中国瓷器皿造型,给人的感觉是含蓄丰富而富于情感表现的,旋削而成,造型形体的外轮廓线一般都是富有韵味的自由曲线,均匀对称,委婉曲折,刚柔相间,变化丰富,体现自然饱满的意趣。
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到明清时期的彩瓷,陶瓷造型多形式优美,韵味十足,线条饱满,那自由的线条和袅娜的体态置于空间之中给人以节奏和韵律美。瓷器艺术的诞生,发展恰如一个生命姿态的流转,由里而外,继而由外及里,自然回复,包含着起而复始的曲线之美。这些形体或凝炼古拙,或端庄雍容,或天然铸成,产生自然协调,呼应有致,轻重有变,气韵通畅的审美意识“曲”是通过婉转委曲的传达,产生优雅流畅的美感。
中国瓷器史上流行时间颇长,且广受喜爱的梅瓶和玉壶春瓶两个造型,便是以曲线为主的经典之作。北宋时期始创“梅瓶”的造型为小口、短颈、丰肩,肩以下逐渐收敛,虽然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生产的梅瓶造型略有变化,但都具有一种挺拔刚劲而又雍容大度的美感,是体现瓷器皿“曲”意境的典范。
“玉壶春瓶”造型鼓腹削肩,长颈直口,线条流畅,而富于弹性,给人端庄秀美典雅丰润之感。小巧玲珑的造型与柔软温和的曲线,让人感受到玉的纯美和春的韵味,通体全部由曲线构成,无一根直线。人在欣赏此瓶时视线首先被满饱稳重的腹部吸引,然后随着曲线的韵律和节奏自下而上,经修长的颈部升华到达精致完美的口部,回旋入瓶里,此刻心灵也随着那轻灵柔美的造型流连忘返,进入深层思索,了悟超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