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山游记

庚寅冬,再次驱车到渭南。华灯初上,在公安局附近的饭馆吃了第一碗裤带面,陕西八怪之一,油泼辣子和大碗面至今记忆如新,对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来说口味确实重了些,后来知道渭南的味重在陕西也是出了名的。住了一夜,满眼看去都是洗浴中心,估计爬山的人太多,地方文化也跟进了啊,哈哈。
第二天一早把车开到华山脚下,天特别冷,哈着白气,买了双手套,后来拉著铁链往上爬的时候还是冰得惨人。“智取华山”的路口禁止通行,边走边观望华山山体特有的纹理,心里想着斧劈皴啊、解索皴、荷叶皴……坐缆车到北门,一路往上,瀑布完全结冻,造型轮廓更加清晰。华山论剑的石碑是新造的,鲜红的字,在茫茫的山上分外惹眼。
金锁关两侧都是红色的祈愿符,不知能有多少有情人终成眷属,金锁是否锁住了爱情,锁住了岁月。零下二十度的天气爬山,胸腔明显感觉到疼,拿出包里的牛奶和火腿肠,在金锁关吃个午饭,牛奶下肚顿觉后悔,一路冰到心底里。
在此遇见山脚下碰到过的一对父子,孩子大约八岁光景,能一直坚持到此也是不易,父亲让儿子帮他拍照,儿子不肯,父亲撒娇:“爸爸一路给你拍了那么多,你就帮爸爸拍一张嘛,爸爸好不容易来一趟!”心下觉得好笑,又有些感动,主动过去帮父子俩拍了张合影,那父亲感激得直道谢谢。在路上的时候,就是这些点滴,最是怀念。结伴同行,聊起金锁关的典故,话说当年唐朝后期韩愈被贬,心情不好,到华山游玩。下金锁关,过五云峰,从苍龙岭下山,当时苍龙岭没有台阶只有粗硺的石窝,韩愈扔掉行李和书籍也不敢前行半步,又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,放声大哭:“难道我韩愈就葬身于此了!”后来他写求救信扔到山下,终于得救。后有山西百岁老人赵文备游到“韩退之投书处”有感韩愈逸事,大笑不止。二者一哭一笑的心态,让我不禁打油一首:“华之险,岭为要。韩老哭,赵翁笑,一哭一笑传二妙。徐力不哭也不笑,独立岭上但长啸。”闲话了一阵,孩子走不动了,我便先行。
又走一段,体力不支,在三峰路口住下,第二天一早过莲花桥,在镇岳宫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,直奔西峰。一开始扶着铁链往下看还有些害怕,薄薄的石阶,两侧都是悬崖,走到后来,爬出了状态,云踩在脚下,面对着绝壁也不过如此了,山瞪绝顶我为峰的豪气冲出天灵盖了。西峰的斧劈石果然如巨匠抡斧砍下,所谓的鬼斧神工,便是如此。从西峰往下看,冬日里苍茫裸露的山峰在云海里挺起胸膛,那是绝对的硬汉,精神卓绝。华山即“花山”,群峰如莲花盛开,在西北大地上开出一点诗意、一丝柔情。
卯足了劲一口气过南峰、长空栈道,到鹞子翻身,再到南峰,从南峰到东峰,返回金锁关下山。回家后回想起来,就一句话“自古华山一条道”,就一个字,“险”。着手创作,移花接木,一条道,走到顶!

西岳华山
纸本 水墨设色 镜片 180cm×72cm
钤印:徐力之印 徐力 优游斋

124710kg5qdrdtt544ua45 (1)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