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见衡阳的路标,脑子里就蹦出了“雁阵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”,或许记忆中关于此地只有《滕王阁序》里的这一句了。
衡山,在我的印象中就像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的秀女,没有多少宣传,也没有多少故事。五岳中它排名最后,也只有人们在祝寿之际才会想起“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”的南山是在说它。
衡山,佛教名山,道教名山,以文化胜,以秀润称。春看花,夏观云,秋望日,冬赏雪,为南岳四季奇观。飞瀑流泉,茂林修竹,奇峰异石,古树名木。但这些似乎都稀松平常了,至少在我心里并没有造成刺激。
一路攀援,观景访境,只有一个“会仙桥”,戳中“G点”!
会仙桥,俗名试心桥,又叫仙人桥。位于祝融峰巅的青玉坛,坛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,可容数十人。岩下有大小两石,小石仅大石半,中有石桥可通,桥极险窄,仅可容步,人多不敢过,故又名试心桥。
会仙桥四周有一平台广五六米,其上大小两菱形磐石顶部相接,接缝处间隙如线,好似小石依靠于大石之上。我担心一阵大风,将巨石吹滚下來,然实属多虑,二石历经亿载未动,万劫不摇,永远是这般相依相偎。我立于桥上,离地万丈,山风呼啸着扑面而来,使人难以站稳。
顿时豪情万丈,傲气风发,张开双臂,仰天长啸,怀抱清风,脚踏祥云,似人天合一。
此时、此地,正如苏轼《后赤壁赋》云:予乃摄衣而上,履巉岩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,攀栖鹘之危巢,俯冯夷之幽宫。盖二客不能从焉。划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!
衡 山
纸本 水墨 镜片 141cm×71cm
钤印:徐力 优游斋 清风徐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