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元谋,先去物茂土林,一条小路两旁柳树高大诡秘,树身黑白红相间,偶有摩托车拖拉机开过,路边的红土地,长满硕大的剑麻。土林门口发现了黄金间碧竹,乍一看以为是枯萎了,叶子却碧绿,再一看竹身就是黄绿相间的条纹,非常奇特。芒果树上硕果累累,还是青的,不过“终于见到活的了”!
土林的售票员在打瞌睡,平日里没什么人来,景区非常安静,置身与已有一百五十万年历史的土林中,除了兴奋还有些感动。移步换景,每一眼都是别致的特写。流水侵蚀形成的土柱,有的独自挺拔一柱擎天、有的成群结队环抱为体、有的只薄薄一片状如屏风。任我用怎样的形容都不能详尽,才走了没几步我已经词穷了,好像穿越在一个远古的梦幻里。在一座小桥上暴雨突袭,无处躲藏,我和弘海兄就钻到桥洞里,他开始念经,我望着面前这条幽静神秘的多彩小路,冲进雨里奔跑呐喊。在这里,连个公共卫生间都没有的地方,还有什么理由让你不自在,让你束缚,让你不能本真?雨忽大忽小,躲了一会儿顶着暴雨继续往里走,越走越激动,风景越来越奇特,有的像欧洲的古堡、尖顶的教堂;有的像龙门石窟,一尊尊佛像一层层坐与其间;有不需要想象力都可以发现的“骆驼”、“乌龟”、“孔雀”……走到外环线的时候天放晴了,只有我们两个一前一后,有点悲壮的穿行在“外星球”,微信实时播报,家人说:“你这是到西部大峡谷了吗?”
物茂土林很大气,细细品味却非常精致,很多造型都像是刻意雕琢过的,土林以黄色为主,间杂紫色、红色、灰色。比土更黄的是脚下的草,有的地方方圆数十步看不到一点生命,突然有一颗绿树孤独的从干涸的土里生发出来,让人震撼!午后,这个安静得有些荒寒的地方因为土的暖色调多了一些亲和力。从外环登顶,给弘海兄拍了一张顶级至尊写真:脚踩赤红土地,头顶青天白云,身旁一颗碧树,身后是夕阳下金碧辉煌的土林仙境,身穿黑衣的他就这样顶天立地了!
我们又绕过了几道弯,等过了几只听不懂车喇叭的牛,在阵雨后闻着牛粪和泥土的清香开上了浪巴铺土林,盘山而上,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开着窗,看山下沟沟壑壑,一旁的土林已有别于物茂的气息了。看不见远方的前路,只有面前紫霞隐隐的天,我们玩笑:“这条路,是要开到天上去?”
当晚就住在浪巴铺土林里,我吃了一顿极便宜极乡土极原生态的土林彝人放养的美味鸡汤大餐。这里还未被过度开发,人很淳朴,连青菜都饱含本来的味道。浪巴铺土林更加清净,整个景区就我们俩包场了,看门的大婶进出都会笑着和我们打招呼,会专门跑来叫闲逛的我们:“饭熟了,快去吃,冷了就不好了!”
早晨还有些小雨,雨水湿润过的土林颜色变得深而艳丽,我们就沿着小路优哉游哉地浪荡着,很想在里面捉迷藏。在人类的童年故乡,我们无意中邂逅了自己儿时的记忆,时空倒流,尽管你不曾来过此地,但它,就在你的生命里,你的思念里。土林深处有一滩浅浅的湖水,一头驴子安然地吃草,地上的野花紧紧贴着地面,一切都安详美好。
浪巴铺比物茂更粗放些,更霸气些,块头更大更高,以紫色、灰色为主,林体与天际的轮廓线美得惊人,在这里你不需要有任何拍照技巧,拿个单反胡乱扫射就能出本摄影集。
一圈下来把早上的超级早餐消化得差不多,回去又大快朵颐了一顿午饭,把一半的排骨分给了土林的头顶“王”字的大黄狗,收拾行李,和土林告别:“我还会回来的!”
印象土林
纸本 重彩设色 镜片 97cm×180cm
钤印:徐力之印 徐力 寄情于山水之间 久经风雨不知寒
山水有情草木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