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卯秋,与书法班十几位同学在夜色里踏上齐鲁大地。
第一站临沂,休息一晚,第二日参拜“羲之故居”。虔诚地对着书圣顶礼,对于书画者,这样的膜拜其实是对艺术的尊重和敬意。临沂的书画氛围很浓,夕阳下巨大的书法广场凉风阵阵,历代名家的碑刻是这座城市的精神。
第二站泰山,登泰山前一定要去山脚下拜拜岱庙的东岳大帝“泰山神”、碧霞元君“泰山老奶奶”,保佑出行泰山者平安顺利。岱庙的古柏历经岁月,机理虬劲沧桑,堂正威严。误入院内一排小屋,竟发现一室汉画像刻石,老祖宗的奇思妙想在时间里沉淀成质朴厚重的亲切。泰山前的广场开阔,游人很多,不远处的泰山就在那里气势逼人,迫不及待的登山,第一个到达南天门,上去的时候低著头爬了无数台阶,不觉陡不觉累,从上往下看,顿时“一览众山小”。跳上高处的大石,三面绝壁,张开双臂,想摸摸天,凌空飞翔。
泰山顶上各种商铺饭店,开发的太到位了,山上与山下一样繁华,闹哄哄,你方唱罢我登场,已经没有原始的味道了。“天下大观”的金色崖壁前人头攒动,绕过人群,刻有“天星岩”、“登峰造极处”的崖壁前,却无观众,找块空地坐下来等大部队,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思考。
泰山为什么被誉为“五岳独尊”?我想这是历史赋予泰山的地位与高度,山不在高,在于他的文化。泰山在五岳中名声最著,其原因与秦汉之际开始的封禅活动有关。封禅是一种祭祀性的礼仪活动,是政治和迷信的混合产物。“封”是在泰山上堆土为坛,在坛上祭祀天神,报答上苍的功绩;“禅”是在泰山下扫除一片净土,在净土上祭祀土神,报答后土的功绩。古人认为“天以高为尊,地以厚为德”、“天高不可及于泰山”,祈愿“天地交泰”。于是,凡“受命于天”的帝王,为答谢天帝,要到接近天神的泰山之巅祭天,表示功归于天;然后,再到泰山之前的小山丘祭地,表示福广恩厚以报地。
历代帝王狂热追求泰山封禅大典皆因登封泰山,被视为国家鼎盛、天下太平的象征,皇帝本人也顺理成章成为“奉天承运”的“真龙天子”。怪不得武则天除掉长孙无忌后最迫切的便是去泰山封禅,自立为天后。终于在乾封元年排除众异,在泰山举行规模空前的封禅盛典,参加者竟排数百里,成为中国历史上绝对的罕闻。并在泰山立“双束碑”,意旨武后与高宗共创天地,立威正身。神权与政治合一,最高统治集团使泰山具有了国家宗教的性质,历代帝王借助其巩固神威,其又因封禅被抬高到与天相齐,从而奠定了泰山“五岳独尊”的神圣地位。一座自然山岳,受到历代最高统治者亲临封禅祭祀,并延续数千年之久,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,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现象。
同学们陆续赶到,一同爬到顶峰,一同下山,下山的路上,有人说:“嗯,泰山的特点我总结了一下,就是稳如泰山……”众人大笑,细想想,画面要表现的不正是如此?大道至简。
第二天最后一站,孔庙。印象最深的是孔庙中一碑文内容,个人认为此诗必是梨花诗的开山始祖:
孔子孔子,
大我孔子,
孔子以前既无孔子,
孔子以后更无孔子,
孔子孔子,
大我孔子。
孔庙的龙柱厚重沁润,庙堂气扑面而来。后来,靠着一棵古树,我睡着了,古树的气息让人在阳光背面安心沉醉。
泰 山
纸本 水墨 镜片 97cm×180cm
钤印:徐力之印 徐力 优游斋